同的物质是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,所以经过燃烧后也具有各自的特点。 1.甲类火(A类火) 普通可燃固体着火称为甲类火。如木材、棉花、绳索、衣服和煤炭等的着火。这类火的特点是不仅在物体表面燃烧,而且能深入内部。灭火时,如果只将其表面火熄灭,而内部还有余燃,一旦条件具备,又会复燃。对于这类火,主要用水来施救。 2.乙类火(B类火) 可燃液体或可溶的固体着火称为乙类火,如石油、油漆、酒精和动植物油脂等着火。这类火只限于表面燃烧,但有爆炸的危险,这类火的特点是燃烧速度很快,温度也高,易引起爆炸,多采用干粉、泡沫、二氧化碳等来扑灭。油类比重比水小,会在水面漂浮使火灾扩散。 3.丙类火(C类火) 可燃气体着火称为丙类火。如液化石油气、天然气及各种可燃性气体所引起的火灾。这类火易燃易爆性大,爆炸的危险性比乙类火大。其较适宜的灭火方法为干粉。 4.丁类火(D类火) 可燃金属引起的火灾称为丁类火。如轻金属中的钾、钠、锂等所引起的火灾。这类火的特点是燃烧温度极高,不准用水扑救,可用金属型干粉7150(特殊干粉)火沙土扑救。 对于电气火灾,如电机、电气设备等着火,此类火并不划分在哪一类。其灭火的原则,首先切断电源,断电后的电器火灾可作为甲类火扑救,如无法断电,应采用不导电的干粉和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加以扑救。 断电后的电器火灾可用水扑救。无法断电时应采用不导电的干粉和二氧化碳等灭火剂扑救 |